這次來馬來西亞旅遊和kkday買了麻六甲一日行程,
行程包含了(聖彼得教堂、法摩沙堡、荷蘭紅屋、麻六甲河、雞場街、聖保羅教堂),
麻六甲這個地方曾經被葡萄牙、荷蘭、英國殖民過,
因此歷史文化與建築展現出多元層次,
一天的時間短暫遊歷麻六甲河附近的景點,
覺得自己一直不斷的被中西文化相互衝擊著,
雖然很多歷史遺跡只剩下一片城牆,
但依然掩蓋不了其過去繁榮的光景。
唯一的缺點就是過年期間的馬來西亞實在是有夠熱,
因此讓熱昏頭的我有點喪失耐心好好感受這些歷史遺跡。
聖彼得教堂
地址:Gereja St. Peter, 166, Lorong Bendahara, Kampung Bukit China, 75100 Melaka, Malaysia
電話:+60-6-282-2950
此教堂是於1710年由葡萄牙移民的後裔所建,
是馬來西亞古老的天主教教堂,
堂內有漂亮的落地式窗戶,五顏六色的彩色玻璃鑲嵌其間。
可能是禮拜六的關係教堂內外都是人~
一進來聖彼得教堂立馬感受到神聖與莊嚴,
每一個遊客都靜靜的欣賞這美麗的建築,
值此時刻內心也漾起寧靜與平和。
麻六甲一日遊的行程排的很密集加上早上出發時間延遲了,
我們每一個景點停留時間都不久,
從吉隆坡到麻六甲約2小時的車程,
聖彼得教堂停留30-40分鐘上個廁所拍拍照就離開個人是覺得還可以。
麻六甲河
離開聖彼得教堂後來到了麻六甲河,
比較遺憾的是這邊沒有給我們時間停留,
走過帶過後就到下一個景點了。
好天氣隨便拍都還蠻美的~
只能邊走邊隨手拍拍~
荷蘭紅屋
荷蘭紅屋以其紅色的外牆和附近的紅色鐘塔而聞名,
它由荷蘭人於1650年建造,曾作為荷蘭總督和副總督的辦公室。
這邊的文化有夠衝擊,
西式的建築搭配不知所云的花車播放恭喜恭喜的歌曲(剛好是農曆新年),
加上來自不同國家的歐亞人群充分展現文化融合。
這邊停留時間頗長的足以好好的走逛拍照~
麻六甲其中一個知名地標景點就是這個荷蘭紅屋,假日的關係到處都是滿滿的人潮。
四周不少攤販跟花俏的三輪車
這些三輪車進出都會撥放恭喜發財的歌曲相當熱鬧,只不過搭乘的人好像不多。
連花車都那麼衝突又花俏的設計,當下內心除了點點點沒有其他文字可以形容心情。
法摩沙堡(A Formosa)
原是葡萄牙人於馬六甲建立的法摩沙堡(A Formosa),
後堡壘被英國人炸毀如今只剩下一道城門,
當時太熱了已沒心思拍照加上導遊也沒有停留,
講解完看了看後就跟著離開了,
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搜尋照片很多不難發現。
聖保羅教堂 St. Paul’s Church
葡萄牙人在此興建一座小教堂,本希望是這座城市中最先進的天主教堂,
當荷蘭人接管馬六甲後被改稱為聖保羅教堂,之後荷蘭人又將它改為埋葬有名望的人之墓園。
聖保羅教堂裏有一座聖法朗西斯的墳墓,他生前經常到訪這間小教堂,
這裏豎立了一座聖法朗西斯的大理石雕像,為紀念他400多年前曾經到此居留及貢獻,
爬上聖保羅山後就可以看到聖保羅教堂。
雖然說是山但一點也不高由上往下看風景還不錯。
簡單說我們參觀的這個點是個教堂也是墓園,山上攤商林立遊客眾多非常熱鬧。
不知道我的認知有無錯誤,回家查資訊後才發現一堆遊客合影的石碑好像是殘存的墓碑?
聖保羅教堂大部分僅存圍牆,圍牆內有屋頂的地方還蠻陰涼的。
離開這邊就去吃午餐了!
還記得我們的午餐是吃合菜味到普通,很快吃完後就驅車去雞場街。
雞場街(馬六甲雞場街文化坊)
雞場街老街城區獲得教科文組織名列世界文化遺產,不少觀光的遊客到訪這邊,
這條老街結合古蹟文化與休閒,同時也可以看到中式與南洋風格建築的林立,
甚至在華人年節期間也會有各式各樣的活動。
台灣過年已沒啥年味了,
來到馬來西亞麻六甲的雞場街發現這邊很有農曆新年的氛圍,
到處都是大紅燈籠高高掛,觀光腳踏車行經都播放著恭喜發財的歌曲,
當下彷彿回到了小時候過年的光景。
看到老街來往的車輛沒想到這邊人聲鼎沸、車水馬龍。
導遊讓我們停留了不少的時間想聽導覽的可以跟他走,
想逛街的人就自由行動時間到再集合就好。
第一次吃龜苓膏在香港很喜歡這味道,
後來在台灣吃都沒吃到令人懷念的味道,這次來看到進來品嚐一下。
或許是天氣太熱了進來沒多久馬上客滿~
我們點了涼茶跟龜苓膏吃,
龜苓膏果然是我喜歡的那種中藥味,入喉後蘊含淡淡的苦味,
家人吃完有喜歡又叫了一碗!
雞場街我們隨意的走馬看花逛逛伴手禮店,
跟台灣老街很相似卻增添了不少南洋風味,
適逢過年期間多了許多應景的活動也蠻喜氣的。
今天的行程也差不多話下句點,
離開雞場街巴士就直接返回吉隆坡了。
個人覺得kkday一日行程不錯的點在於他們會到飯店接送,
來回可以省去舟車勞頓的辛勞還蠻輕鬆的。
麻六甲行程內的景點現場跟我想的不太一樣,西式、中式、南洋建築同時呈現。
畢竟是文化多元的國家加上其歷史背景及過去被殖民的色彩,
我從一落地開始就不停的在適應各方面的衝擊,
譬如走一條街是印度區、下一條街來到華人區、再往前又是回教區,
甚至還有各式各樣的歐風建築,每一個街區都呈現截然不同的風格,
讓我有種雖然在馬來西亞卻好似跨越了無數個國家,
即使到了麻六甲這種衝擊依然震撼著我才覺得跟想像中的不太一樣,
但~至少也是一場美好的旅行回憶。
。
留言列表